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,前身为中国地理研究所,于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打造,是中国地理学的摇篮。1988年1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。
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是全国唯一以湖泊-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研究机构,具备鲜明的学科和地区特点。瞄准学科国际前沿,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重大策略需要,聚焦湖泊系统治理与流域综合管理,进步以湖泊科学和流域地理学为核心的特点学科体系,在湖泊生态系统演化、湖泊环境治理、流域地理与可持续进步等方向获得了要紧成就。
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专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、第二次青藏科考专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革新研究群体及重点项目、中国科学院先导A类及重点部署项目课题共60余项,完成了一系列国家级地区进步规划和地方重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。拥有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、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、中国科学院湖泊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、国家级野外台站等平台。形成“基础研究-技术研发-集成示范-管控政策”全链条科技革新体系和“国家重点实验室-国家重点野外台站-院重点实验室-院工程实验室”广覆盖的科技革新平台,显著提高解决湖泊-流域生态环境及可持续进步综合性、复杂性和系统性问题的能力,在国内湖泊治理和地区协调进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用途。
经过80余年的进步,本所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就和经验,形成了一个既有坚实理论基础、又能攻克学术难关的高层次人才群体。迄今已有200余项成就获国家、部、省级奖励,五个学科进入全球机构ESI学科排名前1%。逐步建成湖泊流域系统科学与技术的革新源头,国际先进的湖泊-流域系统科学研究中心、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进步的国家智库、湖泊-流域范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,引领湖泊流域学科进步。
本所现有职工280余名,其中研究员60余名,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90余名,博士生导师50余名,硕士生导师60余名。拥有地理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,地理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,自然地理学、人文地理学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管理软件和环境科学4个博士学位授与点,与自然地理学、人文地理学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管理软件和环境科学4个硕士学位授与点,及资源与环境类别工奥创士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点,是培养湖泊学、地区地理学和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的重点单位之一。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理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获评A+。
在办学条件方面,作为一个有着80余年进步历史的国家级研究所,本所在办公条件,科研仪器设施,野外观测方法,图书情报资料,生活后勤等方面均形成了较强的保障体系,在科研经费上也拥有了强大的实力,在生活上享有体系完备的助学金,保障研究生们顺利完成学业。
本所2025年拟招收自然地理学、人文地理学、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管理软件、环境科学4个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,与资源与环境类别环境工程范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。2025年预计招生人数37名左右,已招收推免生13名。
招生目录详见附件,其中业务课科目均用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,国科大招生信息网已发布《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校统一命题科目考试概要》:https://admission.ucas.ac.cn/info/KaoshiDagang/28257ae0-ef1c-4d1e-8823-5b1b557016e0,请自行查阅。
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欢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、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考试报名。依据《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》需要,2025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、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招生指标原则上为专业学位硕士指标,考生报名时须据此慎重确定考试报名专业。
未尽事宜,欢迎查阅《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》:https://admission.ucas.edu.cn/ShowArticle/Article/1beb211c-ea0d-4c97-b5ce-61efa7addfcd/00a42db3-7e91-400e-bd44-278f5651150f,或电话、邮件咨询。
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颁布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情,以上级主管单位最新政策为准。
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联系方法:
通讯地址:江苏南京江宁区麒麟街道创展路299号
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研究生部
联 系 人:顾老师、孙老师
咨询电话:见官方网站
E-mail:见官方网站
网 址:http://www.niglas.ac.cn
中国科学院大学联系方法:
通讯地址: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
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
联系人:车老师、段老师
咨询电话:见官方网站
E-mail:见官方网站
国科大招生信息网网址:https://admission.ucas.edu.cn或https://admission.ucas.ac.cn
有关附件:附件:2025年硕士招生专业介绍.pdf